产品与服务方案
【※机柜系统】
【※机房基础】
【※冷通道系统】
【※HD200微模块系列】
【※光通信产品】
【※音视讯产品】
【※交直流配电】
【※音频配线架(VDF)】
【※数字配线架(DDF)】
【※网络配线架(NDF)】
【※光纤配线架(ODF)】
【※综合布线系统】
【※ECP项目服务】
【※软件开发服务】
【※工程实施服务】
【※系统集成服务】
公司邮件系统
产品详情

[智能母线成套机柜/屏蔽机柜定制]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可定制产品参数值 |
一 |
|
||
1 |
智能母线成套机柜/屏蔽机柜 |
面 |
投标机柜产品需有很强的兼容性,所有满足EIA-310标准的设备都可以安装在机柜中 |
投标产品机柜尺寸为宽600*高2000*深1200mm,每机柜标配底板及侧板。每机柜需配置20个1U免工具安装塑胶盲板,2个承载能力不小于50kg的托盘,2套L型支架 |
|||
柜顶预制母线段及单机柜监控单元,可平铺于入列设备柜顶,整体设备高度不大于2200mm,且不得遮挡机柜顶板下线孔 |
|||
每个机柜配置机柜级监控单元,安装在柜顶预制母线段与机柜PDU之间,不占用机柜内安装空间,监控单元需具备单机柜智能照明控制、机柜环境量检测、机柜级顶板天窗控制、机柜智能门禁控制等功能,请提供机柜级监控单元接口图纸予以证明 |
|||
柜顶预制弱电走线槽道,可满足Cat6 网线走线量不低于250根 |
|||
机架柜顶预制智能照明系统,需支持机柜级独立显示,可根据UPS不同的运行状态独立显示对应颜色,灯光颜色不少于3种,需提供柜级智能照明系统逻辑图予以证明 |
|||
每个机柜内预制温湿度传感器组件,监测点不少于4个温度传感器及2个温湿度传感器,分别排布于机柜冷热通道上中下位置 |
|||
投标产品前后门需采用平板型网孔门门设计,网孔为六边形设计,前后门开孔率均需达83%,利于机柜内设备通风散热,适应新型服务器高热密度的散热需求 |
|||
投标产品承重需达静态负载2600kg,动态承重负载1500kg |
|||
投标产品承重需达静态负载2600kg,动态承重负载1500kg |
|||
为方便柜内设备上下架,机柜前后门开启角度均应大于等于140度 |
|||
机柜前后19”安装立柱在机柜内部的安装位置(深度方向)前后可单人现场快速调整,安装立柱正反面均有U高度刻度,安装立柱侧面有安装孔,可安装无工具安装方式的线缆管理单元(理线环或扎线带) |
|||
投标机柜侧板要求为快速拆卸式侧板,无工具安装,投标机柜侧板带锁,侧板锁和机柜前后门锁钥匙通开 |
|||
投标产品需满足欧盟RoHS环保指令 |
|||
投标产品柜内需具备可靠接地位置,满足IEC60950-1-2005标准 |
|||
投标产品表面颜色为黑色(RAL7021);静电喷塑表面附着力需满足GB/T9286标准二级或二级以上;硬度需满足GB/T6739标准2H或2H以上;耐冲击性采用GB/T1732标准进行测试;涂层厚度采用YD/T 2319标准进行测试,需大于等于80μm |
|||
投标产品材料需满足,前后网孔门材料采用1.5mm冷板;立柱材料:2.0mm冷板;框架材料:1.5mm冷板 |
|||
机柜具有阻燃设计 |
|||
机柜内可以预装U位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机架U位状况,配合后台动环管理平台,可实现机架U位空间统计、资产上下架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 |
|||
资产条与机柜立柱平行,采用磁吸式安装,可通过自带双色指示灯颜色变化区分显示U位状态 |
|||
U位管理设备监测结果可通过2D图形界面呈现在微模块本地显示屏及后台动环监控平台上,需提供2种界面显示截图予以证明 |
|||
为确保U位管理设备检测结果更高精准度,U位标签与资产条采用磁吸+触点连接方式,要求要求与投标机柜同品牌 |
|||
2 |
柔性母线模块 |
套 |
(1)为提升微模块供配电系统整体可靠性及单机柜容量,微模块整体采用预制顶部母线形式按照2N架构进行配电并进行颜色区分,并适配于所有入列设备宽度(300/600/800mm); (2)为确保高系统整体高可靠性并缩减现场安装周期,顶部智能母线段需出厂前进行预装,现场并柜时可快速拼插; (3)母线干线及分接单元外壳IP防护等级均不低于 IP30; (4)自带连接器且可通过浮动插拔方式实现并柜安装:可上下左右浮动,不受柜体高低错位影响,经过反复拉伸后导通性能正常。 (5)自带连接器需确保高可靠性且方便插拔; (6)为确保系统高可靠性, 顶部智能母线段需具备温度监测功能,内置热敏电阻等元器件,过温可通过机柜级监控单元进行告警; (7)为确保机柜级配电系统的高可维护性,每个顶部智能母线段需具备支路空开,同时空开带防触碰锁扣,空开容量不小于 16A/3P; (8)顶部智能母线不额外占用空间高度,平铺于入列设备柜顶,微模块整体高度不大于2600mm(机柜下沿至天窗开启后最高位置); (9)为确保系统整体高可靠性,顶部智能母线需具备必要的抗震性能。 (10)为确保配电系统的高可靠性,顶部智能母线MTBF需大于5万小时 |
3 |
通讯POD模块 |
套 |
柜顶预制柜级监控单元,可平铺于入列设备柜顶,整体设备高度增加通讯POD后不大于2200mm,安装在柜顶预制母线段与机柜PDU之间,不占用机柜内安装空间,监控单元需具备单机柜智能照明控制、机柜环境量检测、机柜级顶板天窗控制、机柜智能门禁控制等功能; |
4 |
PDU模块 |
套 |
机柜内需预装A/B路 PDU 竖直安装在机柜后部,颜色与柜顶预制母线段一致,规格需满足32A/3P输入,20*C13+4*C19输出 |
应确保PDU产品高可靠性 |
|||
PDU需具备防脱设计,与机柜统一品牌 |
|||
5 |
盲板 |
套 |
1U盲板,阻燃,塑胶盲板材料需采用阻燃材料,必须符合UL阻燃认证 |
6 |
托盘 |
套 |
和托盘具有高承重设计,托盘静态荷载不低于400kg |
7 |
L支架 |
套 |
机柜L型支架具有高承重设计,其中L型支架静态荷载不低于150kg |
二、 |
|
||
1 |
封闭冷通道子系统整体要求 |
- |
(1)为保证运行成本,系统运行节能要求,PUE实测值<1.25(北京地区气候条件,100%满负荷),节能环保; (2)为确保微模块产品整体美观一致,模块内机柜子系统、供电子系统、配电子系统、列间精密制冷子系统、封闭通道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各子系统无缝耦合,方便后期管理维护,相关子系统产品需采用同一品牌。 |
(1)外观工艺、检查: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操作及维修安全、方便; (2)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 (3)具备抗震措施,依照YD 5083-2005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标准,微模块系统框架需通过8级抗震检测。 |
|||
(1)为确保IT空间最大化及最简运维操作需求,模块内无列头柜设计,所有配电系统及动环监控主机等设备在端门内预制,不得占用IT机柜U位空间,且不得从机柜PDU取电; (5)封闭冷通道系统的端门及采用灰白色(EG118),并可选配RAL2004橙色及RAL7021黑色外观,其他部件为RAL7021黑色,确保微模块美观性; (6)为确保微模块高安全可靠,所有强弱电配电及维护界面均需在模块外部实现,配电至少需包含IT机柜配电及空调配电,智能照明配电及动环主机配电等; (7)封闭冷通道组件两侧门需配备无框玻璃门,为提升微模块的通透效果,方便人员在模块外参观检视,钢化玻璃面积占门板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96%。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12mm; (8)通道门为隐藏式滑动门,通道门打开后不影响通道外触摸屏使用。需提供落地案例端门开/关状态实拍照片; (9)微模块端门一侧配置工业级电容触摸屏,尺寸不小于15寸,不可采用PAD等易损产品增加后期运维成本,要求MTBF必须大于5万小时; (10)电容触摸屏可显示本地模块PUE、模块3D温场、单机柜资产、单机柜温场和告警事件等内容,需提供本地屏所显示对应界面截图予以证明; (12)微模块智能照明系统采用LED灯带,斜45度密闭于灯罩内,与机柜宽度方向一致排布; (13)微模块照度满足GB50174-2017要求的机房照度300LUX。 (14)微模块端门内侧门楣内部配置微波传感器, 照明系统需支持人来灯亮人走灯灭; (15)微模块端门要求与智能门禁、消防等信号联动,投标人提供控制逻辑说明文件。 (16)智能照明系统支持机柜级独立显示,可根据各机柜不同的运行状态独立显示对应颜色,灯光颜色不少于3种, (17)封闭冷通道组件产品应能在内安装水浸、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门磁、门禁等辅助功能组件,各辅助功能组件与封闭冷通道组件应为同一品牌,保证美观性和安全性; (18)封闭冷通道组件产品应具备与机房气体消防系统联动从而解决通道内消防问题的功能。封闭冷通道顶部应具备消防联动天窗自动翻转功能,在正常状态下,天窗由通电磁铁吸合,为确保顶部密封,天窗需配密封胶圈。一旦发生火警,在消防系统启动之前,天窗处磁铁断电,天窗由于重力作用翻转打开,以便灭火气体迅速进入封闭通道空间内,达到灭火目的。 (19)微模块应具备消防联动信号跳线功能,多套微模块同时部署时,大楼出现火情需要多模块同时响应的,只占用大楼消防系统一路联动信号回路,需提供用户手册相关消防联动连线图予以证明。 |
|||
2 |
智能配电电动门 |
套 |
(1)通道端门配合母线段实现系统的供配电及各机架式设备间电能的分配; (2)为确保IT空间最大化,模块内无列头柜设计,所有配电系统不得占用IT机柜位空间; (3)微模块端门内可集成所有配电回路,包含IT机柜配电及空调配电,智能照明配电及动环主机配电等,且IT精密配电系统及空调配电系统采用2N架构设计,通过母排提升系统可靠性及带载能力。 (4)母排额定电压:380/400/415V, 工作频率:50/60Hz; (5)配电系统需可支持上下进线; (6)为确保配电系统的高可维护性,端门侧母线需配置断路器,母线总开关容量不小于200A×2(A/B路),市电总开关容量不小于140A×2(A/B路); (7)端门内预制的母线应采用高电导率纯铜导体,主母线横截面积不小于20×4mm, 需从正规厂购买,为优质电解铜生产而成,铜排铜银合金纯度大于99.97%; |
3 |
开启天窗 |
套 |
(1)封闭冷通道组件的所有天窗均应透光,透光材质采用旋转开启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5mm,保证90%以上的透光率。 (2)翻转天窗可支持手动、过温和第三方告警信号开启,且考虑天窗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由双路电源互为冗余进行控制,请提供顶板双路电源输入图予以佐证; (3)封闭冷通道的所有天窗必须全部可透光,翻转天窗开启角度现场可调,支持30度、60度和全部开启。 |
4 |
固定天窗 |
套 |
(1)封闭冷通道组件的所有天窗均应透光,透光材质采用旋转开启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5mm,保证90%以上的透光率。 (2)封闭冷通道的所有天窗必须全部可透光,翻转天窗开启角度现场可调,支持30度、60度和全部开启, |
5 |
95寸屏幕 |
台 |
为便于直观了解微模块运行状态,其中一组微模块端门一侧配置95寸OLED大屏,开启后可收纳于门盒内,大屏内置可视化软件系统,可对整体机房进行可视化展示,具备3D功能,可展示机房各种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机房环境量、设设备状态量、节能效果图、运维数据等 。 |
三、 |
|
||
1 |
湿模加湿器 |
台 |
总加湿量要求≥35kg/h |
送风方式:上送风 |
|||
循环风量≥6000M3/h |
|||
湿功比≥35Kg/(h*kW) |
|||
风机功率<1.5kW |
|||
耗水量<30kg/h |
|||
1)外观工艺、检查:机柜表面喷涂均匀、无破损;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 操作及维修安全、方便。 3)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具备抗震措施。 4) 标牌、标记:应平整清晰。铭牌应体现型号、加湿量、风量等关键参数。 |
|||
1)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机组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IEC标准 2)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220/380V +15%~-10% 3)频率:50Hz ± 2Hz |
|||
1) 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应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湿度,具有加湿、辅助蒸发制冷等功能。 2)湿度调节范围:20% ~ 80%RH 湿度调节精度:±5 %RH 机房温、湿度波动超限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
|||
1) 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应有较大的送风量,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 2)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应能应解决机房的加湿需求,同时实现大幅的节能,湿功比(每小时加湿量/整机功率)不低于35。 3)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应采用知名品牌高能效EC风机。 4)机组应有节能措施的设计 应选用大面积湿膜,保障充分换湿效率;风机可根据加湿需求自动可调节风量和加湿量。 5)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要求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万小时。 6) 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为保障其可靠性,应包括1套或多套独立的风机和电机,系统数量应满足“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 7)机组的室内风机系统应能够方便的从机组正面取出进行现场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室内主风机应采用EC直流外转子风机送风系统.保证在增大机外余压的情况下送风风量不减少。EC风机应具有风速可调功能,采用电机风机共轴设计,减少传动损耗。风机系统应下沉式设计,以减少机组导流弯对风量的阻碍,延长送风系统的使用寿命。 8)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的控制显示屏应采用不小于9寸的触摸屏,操作界面人机友好,可显示温湿度控制曲线、机组主要运行参数等信息。 9)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的加湿性能: 应采用湿膜型加湿器,加湿量不低于表一:选型技术明细表”的要求。要求加湿速度快,确保高效性。 所选用加湿器水盘要求为不锈钢材质,可以在场地进行清理,反复应用。 10) 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的控制系统: 应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 应采用先进的模糊逻辑控制或PID调节技术 具有9寸触摸屏大屏幕多行中文显示器,能显示温湿度曲线,具有图形显示机组内各组件的运行状态的功能 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存储历史告警信息不小于500条 机组应具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控制系统应具有多级密码保护功能。 机组运行数据及故障信息等应可通过RS485端口上传到监控系统。 11)具备联动与群控功能:根据机房内湿度负荷需求的变化自动控制机组中加湿器风机的转速和水阀的开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必须与精密空调可实现联动控制,避免竞争运行:避免同一机房内多台空调机和加湿器反向运行,同时运行在相反的运行状态(加湿/除湿),达到节能的目的。需详细阐述该方案的运行原理及实现方法。 12)每台机组都应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显示器、加湿器、水泵、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控制温度,温度精度可达0.1度,湿度精度可达2%,以保证每台机组的正常运行及高精度运行。 13)每台机组应标配漏水探测器,实时监测漏水情况,探知到漏水发生时,声光告警并自动关闭加湿系统。 14)机组需标配水流量开关、四段式水位开关、进水阀、排水阀等阀门保障机组安全运行。 15)机组需提供BIM模型便于后期工程施工; 16)机组应采用进口无机湿膜,并提供原产地证明。 17)机组采用的无机湿膜需具有防火、防菌及寿命说明。 18)机组制造商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所在省会级城市具有原厂服务中心及备品备件库,从而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
1)机房专用湿膜加湿器机组应具有方便的现场监控及远程监控能力 2) 系统应具有三遥性能 遥测项目: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显示机组工作状态等 遥信项目:开/关机,电压、电流过高/低,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过滤器正常/堵塞,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等 遥控项目:空调开/关机 3)系统应具备通信接口 具备RS232/RS485(或RS422)接口,且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 4)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 设备应具有智能判断功能,对于超常规的参数设置(错误命令),应能自动拒绝。 5)准确度 对三遥量: 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度应达到100%; 模拟量精确度应达到交流电量误差 ≤2% 非电量误差 ≤5% 设备显示面板或表头显示值应与从通信接口读出的三遥量值保持一致。 湿膜加湿机需与空调系统进行联动,同时具备AI动环调节功能,提供相关证明。 |
|||
2 |
新风机 |
套 |
新风量≥3600m3/h |
电伴热新风系统 |
|||
3 |
防爆风冷恒温设备 |
台 |
制冷量:3P |
壁挂 |
|||
制热量≥5kW |
|||
防爆,含安装及安装辅材 |
|||
4 |
防爆排风扇 |
套 |
风量按蓄电池室排风每小时不小于6次考虑,单台排风量不少于500m3/h,含安装及安装辅材 |
七、 |
|
||
1 |
温湿度传感器 |
套 |
供 电:电流输出型 DC 24V(22V~26V) |
2 |
水浸传感器 |
套 |
供电电源:DC24V(12VDC-36VDC) |
3 |
烟感传感器 |
套 |
供电电源:10~30V DC |
4 |
门禁 |
套 |
人脸识别: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支持单人或多人识别(最多5人同时认证)功能;支持照片、视频防假;1:N人脸识别速度≤0.2s,人脸验证准确率≥99%; |
5 |
高清摄像机(防爆) |
套 |
主码流分辨率与帧率 :50 Hz: 25 fps (1920 × 1080, 1280 × 960, 1280 × 720) 增加防爆罩 |
6 |
高清摄像机 |
套 |
主码流分辨率与帧率 :50 Hz: 25 fps (1920 × 1080, 1280 × 960, 1280 × 720) |
7 |
蓄电池监测系统 |
套 |
遥测量采样时间<1秒 测量精度<2mV(2V电池) 数据上报刷新时间<10秒 通讯接口:RS485/RS232/IP 输入接口类:遥信、遥测、遥控 可测温度、内阻等,接入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
8 |
环境监控采集器 |
台 |
(1)监控采集器可实现Web访问、数字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输出、传感器、UPS、空调和PDU等设备的接入,提供USB、显示器接口、HDMI等接口,满足TCP/IP、光纤、RS232/485组网方式的要求; (2)监控采集器应采用双网卡设计,可将监控采集器对机房物理基础设施信息的采集与向BMS楼宇管理系统的上报隔离,需提供彩页等公开发售的产品资料予以证明;采集器采用插槽式可扩展设计,具备四个插槽。插卡类型包括:串口COM卡、开关量模拟量扩展卡、USB口扩展卡等。 (3)监控采集器应采用双电源设计,以提升供电可靠性。 (4)采集器CPU不低于Intel Celeron Core 2.08G。使用Linux系统,具备优良的采集和信号处理能力,内存不少于4G,硬盘不少于32G; (5)接口和处理能力:接入智能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少于64个,IT设备接入和管理不少于40个(通过IPMI协议接入),可管理ACS串口设备不少于32个,支持1路IPC(IP Camera)摄像头接入或NVR方式下4路摄像机接入; (6)系统使用的所有采集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必须是成熟可靠的量产设备。 (7)为提升安装交付速度,动环监控需在组网过程中,可自动分配IP地址,进行快速组网; (9)需具备远程APP 功能,客户可免费下载微模块厂家发布的IOS和Android版移动监控APP,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监控,可查看设备列表、信号列表、重点关注信息、实时告警、历史告警、历史数据、微模块PUE值、分级告警比例等信息。 |
9 |
服务器 |
台 |
机架式1U、服务器4核 Intel志强系列或更高性能处理器、内存≥16GB、功率500W,100V~240V交流自适应、硬盘≥2T |
10 |
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
套 |
A.总体要求 (1)动环监控系统应能够监控微模块内的各种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PS和机房空调)的运行情况,以及包括温湿度、漏水、门磁、机房消防告警等在内的各类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并设定报警阈值; (2)能进行实时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功能,记录和分析相关监控数据,实现网络化的远程监控。同时在操作间大屏幕显示详细内容参数,在此要求下配置各个子系统所需设备; (3)微模块内环境监测 :环境采集点每个机柜内不少于2个温湿度+4个温度传感器、2条带式漏水感应绳、2个红外微波双鉴入侵探测器、及每个翻转天窗及前后端门各含1个门磁传感器; (4)对机房内的IT设备,包括不限于服务器、交换机等通过设备的IPMI接口做监测,获得设备详细运行数据,且可在系统中设置参数信号告警值,信号值超过设定值后自动告警,必要时对设备实现远程关机(shut down)和开机; (5)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或RS-232串口,通过动环采集网络或专用网络访问串口控制台模块,直接进入被管理设备的控制接口,实现初步的串口控制台功能,对设备的健康监控、功耗管理、远程开关机等操作; (6)动环监控主机及硬盘录像机,交换机等设备需内置于端门内,不得占用IT机柜U位空间,且不得从机柜PDU取电; (7)UPS监控功能要求: 遥测:相电压,相电流,电池总电压,电池电流,输出频率。 遥信:旁路供电,市电故障,整流器故障,逆变器故障,旁路故障。 (8)精密空调监控功能要求: 遥测:压缩机、风机、水泵、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空调制冷温度、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风机转速(高/中/低)。 遥信:风机工作状态,故障告警。 遥控:开/关机。 (9)环境量监控功能要求:监测机房内部温湿度、烟感、水浸; (10)实时报警功能要求: 需具备电话语音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方式;可根据报警严重程度对报警进行分级,并定义对应的报警提醒方式; 告警分为三级,一般报警、重要告警、紧急告警; 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可自动弹出实时告警列表;应可根据自定义起止时段查询某个设备或所有设备的历史告警记录,并支持下载查询结果至本地。需提供证明材料,并加盖厂家公章; B.动环平台技术要求 (1)系统一般要求: B/S架构,不需要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安全可靠; 系统安全性控制:服务器采用Linux操作系统,系统稳定可靠,不易受到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 用户权限管理: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2)监控服务器要求:机架式1U、服务器4核 Intel志强系列或更高性能处理器、内存≥16GB、功率500W,100V~240V交流自适应、硬盘≥2T; (3)监控主界面:三维的形式展现整体机房的效果,3D仿真应支持多种视图方式,至少提供正视、俯视、左视和右视五种视图方式。系统应支持以三维的形式展现整体机房的效果,可以做到镜头拉升,前进/后退及以360旋转方式展示机房及封闭通道。 (4)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机房的告警和重要运行参数包括:PUE值、能耗情况、温度曲线。如果通道内部有UPS、空调等设备,需显示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 (5)资产管理:应支持对机架资产的基础信息管理,实现机架电力、空间(U位)和冷量等纬度的容量管理。系统以3D可视化方式展示机架电力、空间和冷量的状况,以及IT设施在机架中的U位位置信息。资产容量管理可提供在线录入功能。 在3D视图中,以不同的颜色区块代表容量占比的等级: 0%< 容量 <=50%,区块颜色绿色。 50%< 容量 <=75%,区块颜色黄色。 75%< 容量 <=100%,区块颜色红色。 需提供操作视频及截图证明。 (6)门禁管理:机房和封闭通道配置电控锁或电磁锁等设备,实现机房出入浏览、控制和门禁的管理配置。提供各机房出入状况列表,包括刷卡时间、人员、刷卡人信息及头像等信息。可对机房的门禁进行远程开门控制。系统应提供门禁运行参数配置功能,可对单个和批量门禁运行参数进行设置,配置内容包括卡配置管理、指纹配置管理、门配置管理和门禁准进时段管理等; (7)视频管理:视频监控功能,直接连接NVR和摄像机,获取历史视频信息和实时视频信息,并对摄像机进行控制。系统以树形方式展开选择所需监控的视频,实时监视各机房视频信息; (9)报表功能:为更好的使用监控系统的数据,需要提供完善的报表功能。报表分为基础报表和分析报告。 基础报表:历史信号报表、告警记录报表、通知发送记录报表、控制记录报表、门禁刷卡记录报表。 分析报表:空间容量分析报表、关键信号分析报表、设备告警分析报表、站点告警分析报表、告警持续时长分析报表、能耗分析报表。 (10)系统管理功能: 配置管理:站点配置、告警联动配置功能。 设备管理:设备监控配置和管理。 日志管理:设备告警日志、设备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日志数据管理。 系统备份与升级:监控数据的备份,恢复与系统升级。 软件平台须完成国产操作系统的适配并提供证明材料。 |
11 |
人工智能节能模块 |
套 |
(1)动环系统需配置AI功能,适用于由空调、机柜、温度传感器、智能电表及盲板等构成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2)AI 算法需通过学习 IT设备(服务器)功率、空调配置、天气与数据中心温度、PUE等之间的关系,不断寻找更优的空调开机数、空调开机位置、空调送风温度设定点,从而达到降低PUE、维护数据中心安全的目的。 (3)本次招标的AI功能核心作用为进一步降低微模块及空调产品对电能的消耗,请详细论述投标的AI系统算法; (4)AI功能需极简交付,无需独立AI服务器,与本次招标的微模块动环系统共用统一的动环监控平台,可采用U盾授权方式激活或出厂前在动环监控主机预装的; (5)为确保AI运行效果,功能启动后,需具备独立显示界面予以呈现,可在微模块本地显示屏及后台WEB界面实时查看; (6)为确保数据中心相关运行数据的高可靠安全,AI算法数据需全程本地运行,不可通过远程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 |
12 |
硬盘录像机 |
台 |
可接驳符合ONVIF、RTSP标准的众多主流厂商网络摄像机; |
13 |
IC卡发卡器 |
套 |
IC卡发卡使用 |
14 |
指纹提取器 |
套 |
门禁指纹提取使用 |
15 |
门禁IC卡 |
套 |
IC卡 |
16 |
USB短信猫 |
台 |
全网通短信猫,可短信及远程电话通知 |
17 |
USB短信猫延长天线 |
套 |
短信猫配套线缆 |
18 |
超薄集成POE智能交换机 |
台 |
24口超薄POE智能交换机,可放置到封闭通道门板内 |
19 |
硬盘 |
块 |
4T监控级硬盘 |
20 |
监控软件升级改造 |
项 |
原有动环系统升级改造 |
21 |
动环系统联调 |
项 |
原有动环系统与本次系统联动调试 |
22 |
交换机 |
台 |
24口POE交换机 |
23 |
天窗执行器 |
台 |
执行天窗开启与关闭 |
八 |
|
||
1 |
工作范围 |
- |
l 负责提供符合招标方要求的总体方案。 l 负责提供系统安装所需要的所有材料、线缆、穿线管。 l 负责提供技术规范书所要求的技术服务。 l 提供技术规范书所要求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l 提供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等。 l 提供保证期内必需的服务。 l 本工程供货清单中动环系统的设备种类、数量仅供投标使用,动环系统应满足蒙东统一建设要求,并须接入现有蒙东动环系统,以现场设联会要求为准。 l 在设备投入运行3年内投标方应负责对其提供的产品进行现场维修维护、软件升级、打补丁、消除软件缺陷,根据国网新的要求及时为招标方进行故障处理、软件的升级,不收取额外费用。 |